“四连冠”iPhone再发新品国产品牌如何迎战?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每经记者 王晶 每经编辑 文多
3月9日北京时间凌晨2点,主题为“高能传送”的苹果春季发布会正式召开,会上,苹果发布了其首款平价5G手机产品——新一代iPhone SE。从外形、尺寸上看,这款新品基本维持前代设计,显著特点是处理器直接升级至A15处理器,价格上更有吸引力。
凭借iPhone 13的热销,至今年1月,苹果已连续4个月蝉联中国市场单机销量冠军,表现强劲。随着平价iPhone产品的推出,可能会给国产安卓手机厂商带来出货压力。
当前,国产手机品牌高端机型继续走在挑战苹果的道路上,对于中国本土市场来说,再战高端是2022年国产手机的关键词。尽管绝对销量仍稍逊一筹,但已经有较好的起势信号。
在产品方面,自研芯片方面取得初步成效,重点突破的影像和折叠屏等差异化创新点正在收获高端市场欢心。市场方面,GfK的数据显示,2021年,千元低端机型销量和销量占比均呈现同比下降趋势,而6000元以上高端产品销量同比有较大提升。
图片来源:网页截图全面冲击高端市场
全面冲击高端市场,仍将是2022年国产手机品牌的主旋律。
每年MWC大会都被业内视为风向标。作为苹果潜在挑战者之一的荣耀,在今年MWC上发布了旗舰产品,新品Magic 4依靠在影像融合计算、技术引擎、隐私安全、屏幕等方面的创新方案展示出一些新意。
另外值得注意的一个信号是,Magic 4的起售价放在899欧元,该价位段是较难攻克的市场——从全球范围来看,苹果一直都占据了高端市场50%以上的份额。
荣耀选择在欧洲首发新品也意在加紧进军海外市场和高端市场。荣耀CEO赵明透露,继发布荣耀Magic 4系列之后,未来两三个月,荣耀还会在欧洲推出三个系列的新产品,并选择一些“关键国家”重点突破。
荣耀之外,头部国产品牌在自研芯片上的加大投入,也收获了初步成效。2月末,OPPO发布首次搭载自研NPU芯片“马里亚纳”的旗舰手机Find X5 Pro,这颗花费3年时间研发的6nm影像芯片,在影像技术上实现了新的突破。
2021全年中国市场出货量第一的vivo,将其首款自研影像芯片“V1”应用在旗舰产品系列中。今年3月初,vivo对外透露,近期将发布首款折叠屏旗舰机X Fold,称产品在铰链核心部件有很大技术突破,产品性能全面对标华为、三星。
而小米方面则在2021年密集发布了多款高端产品,覆盖3000元以上的两代主力数字系列,以及上探品牌天花板、售价达到近万元的折叠产品MIX Fold。
如何向上反攻苹果?
在半导体供应陷入短缺时,苹果携iPhone13系列抢占全球市场,而新款iPhone SE3的发布将进一步扩大iPhone系列的价格区间,并向中低端手机和安卓厂商发起挑战。国产手机品牌如何才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持续研发投入,正被各家国产厂商强调。赵明近期接受媒体采访时就表示,荣耀的战略首先是投资研发。“荣耀一万一千多名员工中50%为研发人员,在中国以外的国家和地区还有6家研发中心,创新实验室超过100家,这些将为荣耀在全球化市场提供源源不断的创新动力,荣耀已经为2022年全球市场冲击高端做好了充足准备。”
OPPO在2020年宣布未来3年持续投入500亿元研发费用,芯片显然是其中重点。今年2月初,小米集团举办了虎年开年来第一次重要会议——高端化战略研讨会,会上明确:“高端之路是小米成长的必由之路,也是小米发展的生死之战,我们会坚定不移执行高端化战略。”同时,坚决执行“5年1000亿”的研发计划。
虽然国产厂商距离苹果还有很大差距,但从创新角度来说仍颇有亮点。他们已经走过了全面跟随苹果的时代,面对新技术也敢下重注。这点尤其集中体现在芯片、影像以及ID设计等方面。从影像探索来看,国产厂商已经走在了苹果、三星这些国际厂商的前面。
Counterpoint分析师Ivan Lam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消费者选择苹果的主要原因在于看重其高端品牌的定位,但实际上,作为面向全球的产品,苹果针对国内市场的定制化差异基本上没有。而国内头部厂商都作出出很多针对中国消费者的调整,包括APP上的定制、使用习惯调整等。
当谈及2022年国内智能手机的市场格局时,Ivan Lam认为,苹果不太可能在中国市场保持去年的发展势头,而国内厂商可能在500美金以上的市场得到更多的份额。Ivan Lam进一步称:“我们观察到的数据显示,中国市场的ASP(平均市场单价)已经从过去的1500元~2000元增长到2700元~3000元价位段。目前国内处于存量市场,但高端是必不可少的路。”
在Strategy Analytics高级分析师吴怡雯看来,国内厂商有着力争上游的目标,是非常值得肯定的。在高端产品市场也取得一定突破,如在影像功能、自研芯片、西欧市场方面的成绩。方向是正确的,国内厂商仍处于积累期,要积累技术、口碑、和品牌力,需要战略定力和决心。
具体到方法论上,Ivan Lam认为国产品牌冲击高端市场有三点至关重要。“首先,在技术研发上去赢得消费者青睐,这一点华为曾经实验成功;其次,增加消费者粘性,令消费者感知到换机带来代价很高;最后,通过投入打造差异化,比如在影像和折叠屏技术方面,无论是荣耀、OPPO还是华为等都获得了良好的市场反馈。”
.app-kaihu-qr {text-align: center;padding: 20px 0;} .app-kaihu-qr span {font-size: 18px; line-height: 31px;display: block;} .app-kaihu-qr img {width: 170px;height: 170px;display: block;margin: 0 auto;margin-top: 10px;} 投资避险工具看这里,低风险理财、7%+收益、灵活申赎>>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appendQr_wrap{border:1px solid #E6E6E6;padding:8px;} .appendQr_normal{float:left;} .appendQr_normal img{width:74px;} .appendQr_normal_txt{float:left;font-size:20px;line-height:74px;padding-left:20px;color:#333;}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责任编辑:张书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