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废弃桉树皮大用处,三周可“变成”草菇

2022-03-15 19:02:49 admin

桉树木材在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剩余物如树皮、木屑和边材等,这些剩余物的传统处理方式以就地抛弃、焚烧或填埋等为主,既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又严重污染环境。草菇属于草腐菌,菌丝能分解原料中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使之成为可以吸收利用的营养,传统的草菇栽培原料为废棉和棉籽壳。利用桉树皮替代废棉或棉籽壳栽培草菇新技术,采用该技术不仅对桉树加工剩余物的资源化利用和丰富草菇栽培原料有很大的现实意义,还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减少病虫害发生,提高品质及生物学效率。与其它原料相比,桉树皮具有量多、容易获取、价格低等优势。

桉树皮为主料栽培草菇技术,通过加入枯草芽孢杆菌、胶胨样芽孢杆菌等微生物菌剂,促进了桉树皮中纤维素及半纤维素降解成为草菇可直接吸收利用的单糖,同时使桉树皮中的一些有害物质挥发掉。通过将黄豆粉均匀拌入培养料中,使草菇菌丝可以尽快吸收到其生长所需的氮素营养,保证草菇栽培获得高产。此外,采用二次发酵技术,不仅使培养料一步腐熟,还能杀死菇房及培养料中的害虫及有害杂菌,有利于高温放线菌等有益微生物的大量繁殖,更有利于草菇的生长,容易获得高产。

消之宝

废弃桉树皮(网络配图)

一、菇房设施与灭菌处理

菇房四周可用一层泡沫板围住,以便根据气温的变化对菇房进行有效地控温、调温,并通过在菇房安装空调或从外面通入热蒸汽等措施确保出菇期间所需的温度。此外,要合理开设对流的门窗,确保通风性能良好。菇房内可选用宽1.2米,长18米,高6层的菇床,第1层距地面20厘米,各栽培架不宜过高、过宽,层间距55厘米,每个菇房摆放2~3列菇床即可,即进门两边及中间各摆1个床架,以方便日常的出菇管理;菇房在使用前应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即菇房地面和床架用清水冲洗干净,再用浓度为5%~10%的石灰水或波尔多液喷洒消毒,或用0.02%次氯酸钠溶液喷洒杀菌,然后在菇房内用二氧化氯消毒剂等空气消毒系列产品消毒24小时。前茬菇采收结束后,将废料及时清理出菇房,并打扫干净,再用上述方法进行一次消毒处理。

消之宝

(网络配图)

二、栽培季节选择

根据草菇对温度的要求,各地可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当的栽培时间。草菇菌丝体生长最适温度为30~35;子实体生长最适温度为28~32。广西主要在5~10月栽培,从播种到采收只需2~3周时间。

三、原料配比

原料配比主要有以下3种。

1.桉树皮50%、废棉32%、米糠10%、黄豆粉8%。

2.桉树皮50%、废棉32%、麦麸10%、玉米粉8%。

3.桉树皮42%、废棉40%、米糠10%、黄豆粉8%。

消之宝

(网络配图)

四、原料发酵

1.第一次发酵

将桉树木材加工产生的桉树皮粉碎成长0.2~3.0厘米,粗0.1~0.5厘米的细条,自然堆放2个月后备用。按量称取桉树皮和废棉,再将原料重量的0.15%的升温发酵剂加入其中,同时将含水量调至60%~65%,用石灰粉将pH值调至9,建堆发酵3~5天,期间当堆温上升至60左右时进行翻堆,翻堆可将原料中的一些有害物质挥发掉。然后按配方称取其它辅料,先将米糠或麦麸加入桉树皮和废棉中并混合均匀,然后将黄豆粉或玉米粉用水稀释,黄豆粉或玉米粉水=120,稀释后均匀淋入培养料中,并搅拌均匀。加入辅料后将含水量重新调至60%~65%,pH值调至9,并继续发酵3天。

2.二次发酵

将发酵好的原料的含水量重新调至70%~75%,pH值调至9,调好水分和酸碱度后趁热搬入出菇房,均匀铺在床架上并将原料稍抖松,每层的料厚为10~15厘米。铺好料后将菇房温度加热至65左右,维持4~8小时,然后自然降温至45时打开门窗。

五、接种

二次发酵结束后待料温降至38时进行抢温播种,将菌种掰成手指大小的块状,避免过碎而损伤菌丝影响其萌发,将菌种均匀播洒在料面上,并将料面稍压实,每平方米用种量为600克,接种后可在菇房四周喷洒些雾状水,以提高菇房的空气相对湿度,然后将门窗关紧保证菇房温度和湿度相对稳定。

六、出菇管理

接种后第6天开始每天打开门窗通风,早、中、晚各通风半小时,此时菌丝已长满料面,大概第8天开始料面出现米粒大小的白点,此时喷一次出菇重水,喷出菇水后第二天小白点开始分化成原基,此后的3天内为原基形成期,切记不可往菇床上喷水,否则将导致原基的大量死亡,待大部分原基长成拇指般大小时方可少量多次地喷一些雾状水。出菇期间菇棚温度保持在28~38,气温过高时可适当在菇房四周喷些雾状水并打开门窗通风降温,气温较低时则反之,即少喷水少通风。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90%~95%,光线为300~350勒克斯。

期间如果料面上出现鬼伞或其它杂菌为害,可用10%的石灰水淋透为害的部位,以防蔓延。

七、采收

当草菇子实体呈鸡蛋型,且质地开始变松软,菌膜又尚未破裂时及时采收。采收时将一只手压住料面,另一只手将菇体基部轻轻拧起,要避免碰伤旁边的小菇蕾。

作者:广西农业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员王灿琴

来源:南方科技报微报

首页
产品
新闻
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