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三种根部病害的识别及防治方法
小麦根部病害主要有三种:小麦茎基腐病、小麦纹枯病和小麦根腐病。小麦茎基腐病是一种新发生的土传病害,近年在黄淮海麦区扩展迅速、为害严重,已经上升为小麦主要病害,小麦纹枯病和根腐病是常发病害,三种病害在河北省冬小麦种植区都有不同程度发生,症状表现也有所差异。
一、症状识别
1、小麦茎基腐病
烂种、死苗:苗期受到侵染后,茎基部叶鞘和茎秆变褐,根部变褐腐烂,严重时引起芽腐或麦苗死亡。
茎基部褐变:发病后植株茎基部的1-2个茎节变为褐色或巧克力色,潮湿条件下,茎节处可见到红色或者白色的霉层。
白穗:随着病害发展,严重病株最终产生白穗症状,籽粒秕瘦甚至无籽。
2、小麦纹枯病
小麦纹枯病主要发生在叶鞘和茎秆上。发病初期,在地表或近地表的叶鞘上产生黄褐色梭形病斑,以后病部逐渐扩大,颜色变深。小麦生长中期至后期,叶鞘上的病斑呈云纹状花纹,病斑无规则,严重时包围全叶鞘或病斑入茎,使叶鞘及叶片早枯,严重的产生白穗。田间湿度大,病鞘与茎秆之间或病斑表面,常产生白色霉状物和褐色颗粒物。
3、小麦根腐病
小麦幼苗期引起芽腐和苗枯,成株期引起根茎部腐烂、叶枯、枯白穗、黑胚等。病种子不能发芽或刚刚萌发就腐烂不能出土。苗期茎基部或幼根上出现褐色坏死,茎基部1-2节叶鞘出现褐色条形病斑,在近地面叶片上产生椭圆形、浅褐色或褐色小斑。拔节后至成株期,茎基部条形病斑扩展、茎秆呈深褐色,严重的引起白穗影响结实,叶片上产生浅褐色、椭圆形至梭形病斑,后期病斑中间枯黄,上生黑色霉状物,病情扩展快时,病斑融合形成大斑致使叶片提早枯死。灌浆期在颖壳或穗轴上产生褐色不规则病斑,颖壳上菌丝侵染种子后,种子胚部变成深褐色,出现黑胚粒。
二、防治方法
1、抗病品种
因地制宜地选种适宜在本地种植的抗病品种。
2、农业防治
选择健康饱满的种子;清除田间病株残体,发病轻的地块,及时拔除白穗病株并带出田块销毁或深埋;发病严重的麦田,建议深耕25-30厘米,以减少土壤中的病菌数量;适时晚播;播深3厘米左右;合理施肥、灌水。
3、化学防治
播种前用含有咯菌腈、戊唑醇或苯醚甲环唑成分的杀菌剂进行种子包衣或拌种。返青-拔节期,发病严重的地块可以选择上午有露水时茎基部喷淋多菌灵、戊唑醇、苯醚甲环唑、井冈霉素等药剂,注意适当增加用水量,使药液能充分接触麦株茎基部。
来源:丰收管家
-END-
回顾
历史消息
发现“分享”和“赞”了吗,戳我看看吧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