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自由车队”挺进华盛顿,主角竟然是“川粉”
▲3月1日,上百辆汽车组成的美版“自由车队”启程前往首都华盛顿,抗议美国联邦政府的疫情限制措施。图/社交媒体截图
自今年1月以来,加拿大“自由车队”抗议示威活动引发的连锁效应持续至今,如今美国版“自由车队”又来了。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当地时间3月7日上午,30英里长的反防疫车队占据美国首都华盛顿周围64英里高速公路,以缓慢的速度绕行,以抗议美国联邦政府的疫情限制措施。
美国是“卡车围城”的始作俑者
“卡车围城”模式背后,美国其实才是始作俑者。“自由车队”运动从一开始就和加美边界有关,因此美国方面也是与之“联动”最多的。
加美双边贸易额常年高居加拿大对外贸易总额60%以上,其中2/3的贸易发生在加美陆地边界,双方的一些产业相互配套,一旦边界物流受阻,对经济和边界两侧产业、民众生计影响巨大。
年初,加拿大联邦政府和各省收紧了原本略有松动的疫情应对措施,边境和公共场所没有“疫苗通行证”几乎寸步难行。虽然加拿大“自由车队”的导火索是加拿大卡车司机的“疫苗通行证过境问题”,但实际上加拿大卡车司机未接种的只有几百人,受影响更大的其实是接种率较低的美国司机。
正因如此,从加拿大“卡车围城”开始,美国境内的支持者、尤其白人极端保守派和前总统特朗普的铁杆“粉丝”群体,就不断以声援、打气、密集倾向性报道,以及筹款捐赠、举行配合性示威等方式予以力挺。当加拿大“自由车队”陷入低谷之际,美国“自由车队”便摩拳擦掌——“现在该轮到我们登台了”。
2月14日,分布在美国各地的多个“美版自由车队”发出集结号召,呼吁支持者“到华盛顿去”;3月2日,号称多达2000辆的各色抗议车辆云集华盛顿附近,选择了华盛顿市中心西北约129公里、位于马里兰州华盛顿县的黑格斯敦赛道“安营扎寨”;3月3日,“美版自由车队”又如法炮制,意图借周一早高峰向联邦政府施加更大压力。示威组织者声称,如果“达不到目的”,将日复一日地重复这种“绕城巡行”。
此次参与的美版“自由车队”有许多个,其中围城的目前只有“人民车队”、“美国车队”和“美国自由车队”三个。
▲2月23日,美国华盛顿,出于担心美国可能出现类似加拿大卡车司机的示威活动,警方在国会大厦周围安装安全栅栏,并加强安保。图/IC photo
主角不是卡车司机而是“川粉”
相对于加拿大“原版”,“美版”带有鲜明的白人极右翼和“川粉”特色,有目击者在车队中看到了极右翼团体QAnon人士、一些反疫苗论骨干在散发宣传资料。
相较加拿大“原版”,美版“自由车队”并没有特别的职业属性,许多是普通的小型家用车,卡车并不多。
此外,美版“自由车队”的组织更为松散混乱,口号、目的莫衷一是。有的继续集中针对疫情应对措施,有的则针对反“医改”等公共政策问题,也有的在极右翼团体和特朗普支持者引导下,转向直接呼吁“打倒拜登政府”,或重弹“特朗普败选是阴谋的结果”老调。
“人民车队”“围城”后获得一些极右翼共和党候选人的互动支持,以及共和党候选人兰德·保罗的全力支持。
▲2021年1月6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的国会大厦前,特朗普的支持者举行示威游行。图/新华社美版车队声势衰退
从目前情况看,尽管得到一些美国上层政治人物支持,但美版“自由车队”造成的影响不及加拿大“自由车队”。
参与“围城”的白人比例太高,“无职业者”和极右翼比例太高,而真正的卡车司机却寥寥无几,可以说,“车队”并不具备相同的核心诉求。示威到底要“反对”什么?疫情应对措施已经很宽松且还在放松,没必要兴师动众;支持特朗普、反对拜登政府的口号又过于政治化且党派色彩明显,在共和党大多数政治家刻意保持距离的情况下更显尴尬。
尽管出现了零星支持者,但绝大多数华盛顿市民从一开始就表现出对“卡车围城”的反感。连续两天的“环城慢驶”引发不少市民和上班族的嘘声,不少路人高呼“回家去”,并在网络社交平台指责参与者“虚伪、做着损人害己、毫无意义的事”。华盛顿市民这种态度使车队迟迟不敢下决心进入市区,最后只能去华盛顿特区之外的黑格斯敦活动。
此外,不同于加拿大及渥太华最初的犹豫松懈,美国联邦国土安全部早在2月25日就发布了预警,这令五角大楼部署了700名国民警卫队严阵以待,在出现示威活动时将协助控制交通。美版“自由车队”本就难以掀起太大风浪,后面的声势衰退也就不令人意外了。
新京报特约撰稿人 | 陶短房(专栏作家)
责任编辑:张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