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泳池砂缸过滤器的操作方式方法
过滤器反冲洗操作流程
关闭循环水泵
↓
关闭过滤出水阀(阀3),关闭过滤进水阀(阀2)
↓
打开反冲洗排污阀(阀1),打开反冲洗进水阀(阀4)
↓
启动循环水泵,并观察排污管上反冲洗观察窗内水流
↓
当水流呈清洁、透明后,关闭循环水泵(一般为5-7分钟)
↓
关闭反冲洗排污阀(阀1),关闭反冲洗水阀(阀4)
↓
打开过滤进水阀(阀2),打开过滤出水阀(阀3)
↓
开启循环水泵,并向水箱补水至相应位置
过滤器阀门编号图示
过滤器阀组工作状态示意图
设备日常操作
1.初次放水
1、打开市政给水初次给水管阀门,注水到相应水位即关闭阀门(水位一般为1/3左右)。
2.循环过滤处理
1、正常过滤
砂过滤器在经过滤料初次清洗、刮砂后,即可进行泳池水的正常过滤。从停止状态切换到正常过滤状态的具体操作如下:
1.1打开循环水泵前后进出水阀门;
1.2打开过滤进水阀(阀2)
1.3打开过滤出水阀(阀3),并调节阀门开启程度,调整至额定过滤流量。
1.4关闭反冲洗进水阀(阀4)
1.5关闭反冲洗排污阀(阀1)
1.6 打开循环水泵
砂过滤器进入正常过滤状态。
注意:为避免在操作过程中空气进入砂过滤器内,过滤时在对阀门的操作过程中,都应先开启过滤进水阀(阀2),再开启过滤出水阀(阀3),停车时则先关闭过滤出水阀(阀3),再关闭过滤进水阀(阀2)。
2、启动循环水泵(即开机)前,应检查药桶内的溶液量(即药桶内是否有消毒药液),当药桶内溶液没有或较少时,应及时补充方可启动!
3、操作任何阀门前应先停止循环水泵的工作!!!
2、反冲洗
随着砂过滤器正常过滤时间的积累,滤床表面的污积物逐渐增多,过滤阻力逐渐增大,慢慢地影响过滤效果,当砂过滤器压力表指示到达红线时,必须对砂过滤器进行反冲洗。
整个切换过程的具体操作如下:
2.1 关闭循环水泵
2.2 关闭过滤出水阀(阀3);
2.3 关闭过滤进水阀(阀2);
2.4 打开反冲洗排污阀(阀1);
2.5 打开反冲洗进水阀(阀4),
2.6打开循环水泵
调节反冲洗排污阀(阀1)的开启程度以控制反冲洗强度,并记录阀门开启角度,作为下次反冲洗的经验数据;
2.8 反冲洗时间一般持续5-7分钟(强度在12-15 L/S·m2之间);
2.9 观察排污管上反冲洗观察窗内水流呈清洁、透明后,关闭循环水泵,关闭反冲洗排污阀(阀1);
2.10 关闭反冲洗水阀(阀4),反冲洗结束。
※ 游泳池及水上游乐池计划长时间停用,在池水排空前也应对砂过滤器性反冲洗(反洗结束后应排空过滤器内积水)。
3、排水
4.1关闭循环水泵;
4.2打开过滤进水阀(阀2)
4.3打开反冲洗排污阀(阀1),
4.4关闭反冲洗进水阀(阀4)
4.5关闭过滤出水阀(阀3)
4.7启动循环水泵便可排出;
4.8排干后恢复原有工作状态。
注意:
※ 砂过滤器的反冲洗操作应在泳池停止营业后进行;
※ 砂过滤器应逐一进行反冲洗,不得同时对2个及2个以上砂过滤器同时进行反冲洗;
※ 下列情况下也应对过滤器进行反冲洗:
※ 砂过滤器压力表指示未到红线,但使用时间已超过5天;
※ 游泳池及水上游乐池计划停止使用超过5天,停止使用前必须对砂过滤器进行反冲洗;
游泳池池水水质标准
表1 游泳池池水水质常规检验项目及限值 CJ/T 244-2016
表2 游泳池池水水质非常规检验项目及限值
泳池水质消毒操作说明
1 泳池水质灭藻与抑藻
投放硫酸铜,正常情况下以每 1000 立方水投放 2~3kg 为宜,每月投放 2 次即可(且在此药投放 2 小时以后才能做以下步骤) 。但是随着游泳者的增加会带来一些有机物污染,下雨也会使水质发生变化引起藻类生长,此时就需要再次投放硫酸铜。另外,若处理的是新水也需要加倍投放。
2 泳池水质杀菌、消毒
游泳池水消毒一般采用三氯异氰尿酸消毒片或三氯异氰尿酸消毒粉。使用三氯异氰尿酸消毒剂(消毒粉或消毒片)来进行消毒,最好分两次投放,一次在每天的收场后,另一次在开放前 1—2 小时进行。 所有含氯消毒剂都有挥发性的,挥发的快慢与阳光、气温有直接的关系,夏天阳光猛烈,天气炎热,消毒剂很容易挥发。在每天的收场后投加消毒剂的话,由于晚上气温相对较低,也没有阳光,可以使消毒剂保持更长的药效,这样可以更加彻底、有效地对游泳池的水体进行消毒;第二天根据各个游泳池场的开放时间不同,可在开放前 1—2 小时检测余氯,如果余氯偏低的话,可适量补充投加消毒剂,以使余氯达到卫生要求。如过早投加消毒剂的话,很快就挥发完了,那到了开场时间余氯就达不到标准了。
2.1 三氯异氰尿酸消毒片的使用方法 消毒片的氯含量≥50%,为速溶的片剂,也就是说洒入游泳池后 10 分钟左右就能溶解完了。 为了使泳池余氯达标并更有效地保持良好的水质,每立方水应加消毒片 2~4 克。(2-4kg/1000 立方) 。 消毒片加入游泳池后,余氯的计算公式: (以 1 立方投 2 克——1 片消毒片来计算为例)2g×50%×1000=1000mg(2 克的消毒片里含的有效氯,单位:毫克)1000mg÷1000L(1 立方)=1mg/L(也就是常说的 1ppm) 就是说 1 立方水如果加入 1 片消毒片,如果没有消耗的话,其理论上的浓度为:1mg/L。一般来说,加入消毒剂后,消毒剂肯定会与水中的细菌及藻类发生作用(也会被水中的有机物消耗一部分) ,各个游泳池由于水质状况不一样,因此加入相同数量的消毒片后不同的游泳池其可测余氯浓度也各不相同,水质状况好的,其余氯要高,水质状况差的,其余氯要低。 因此我们建议,晚上投药时,最少按 2 公斤/1000 立方的量进行投加;如果水质已经发绿或泛白,则最好是加量投加。 游泳池在开放前投加消毒片最好提前 0.5-1 小时,投加前要先检测余氯,然后按每 1000 立方加入 2 公斤消毒片能提高 1mg/L 的比例来计算其投加量。 例如: 500 立方的游泳池要提高 0.5mg/L,那就要加 0.5 公斤消毒片。
2.2 三氯异氰尿酸消毒粉的使用方法 消毒粉的氯含量≥90%,微溶于水。一般来说游泳池在投加消毒粉时,都是先用小桶兑成水溶液后再洒入水中,这时大部分的消毒粉是并没有溶解的,其分散到游泳池水中需要1 个小时左右才能逐步溶解完全。 为了使泳池余氯达标并更有效地保持良好的水质,每立方水应加消毒粉 1~2 克。(1-2kg/1000 立方) 。消毒粉加入游泳池后,余氯的计算公式: (以1 立方投 2 克消毒粉来计算为例,即1000 立方投 2 公斤)2g×90%×1000=1800mg(2 克的消毒粉里含的有效氯,单位:毫克)1800mg÷1000L(1 立方)=1.8mg/L(也就是常说的 1.8ppm)就是说 1 立方水如果加入 2 克消毒粉,如果没有消耗的话,其理论上的浓度为:1.8mg/L。一般来说,加入消毒剂后,消毒剂肯定会与水中的细菌及藻类发生作用(也会被水中的有机物消耗一部分) ,各个游泳池由于水质状况不一样,因此加入相同数量的消毒粉后不同的游泳池其可测余氯浓度也各不相同,水质状况好的,其余氯要高,水质状况差的,其余氯要低。因此我们建议,晚上投药时,最好按 2 公斤/1000 立方的量进行投加;如果水质已经发绿或泛白,则最好是加量投加。 游泳池在开放前投加消毒粉最好提前 1-2 小时,投加前要先检测余氯,然后按每 1000 立方加入 2 公斤消毒粉能提高 1.8mg/L 的比例来计算其设加量。例如:1000 立方的游泳池要加入 1 公斤消毒粉就能提高 0.9mg/L,而 500 立方的游泳池要加入 0.25 公斤(半斤)的消毒粉就能提高0.45mg/L。
2.3 游泳池水消毒的注意事项
游泳池投加了消毒剂后,在杀灭细菌的同时也会挥发,即浓度会不断地下降。因此,要在开放时间内严格保持游泳池的余氯达到国家标准,必须要使用加药设备不断地进行补充才行。而我们现在游泳池基本都是手工加药,因此,一般的做法就是在开放前稍稍加大投药量,使其在刚开放时的余氯浓度稍高,而后逐渐下降。但请注意余氯浓度最好不要超过1.0mg/L,因为余氯太高会使游泳者感到不适。另最好根据实际状况来决定中途是否补充加药。每周应在晚上进行一次冲击性处理(水中余氯长期保持一定的较低浓度时,细菌、病毒会有适应性,这时投入过量的消毒药,使水的余氯高出平时的 2-3 倍,充分消毒一次,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冲击性处理) 。 只有保持稳定的余氯浓度才能对细菌、藻类等有较好的杀灭作用,如果该项指标控制得当,将避免许多水质突发性问题的发生。这样对于场馆而言,无需因水质变坏而采取各种应急性处理,其实更能节省在水处理成本上的费用;另外应该加强现场检测,如果余氯含量低于国家规定标准应及时投放消毒药。 (加药量可根据上述的计算公式来确定)
3 调节 ph 值(酸碱度)
游泳池使用上述所讲的三氯异氰尿酸消毒剂进行水体消毒的,其水的 PH 值只会偏低,这是因为三氯异氰尿酸的水溶液是呈酸性的,所以长期使用水的 PH 值会下降。还有各种因素会使pH值降低,例如:有机物生长;人体的汗液、口水;铝盐(沉淀剂)的带入;酸雨。其中最重要的是酸雨,现在酸雨范围比较大,酸度比较低,有时雨水的pH 值低至 4 左右。游泳池水的 PH 值国家规定范围在:6.8—8.2,最好的范围是在 7.4—7.6。首先这个 pH 值对人体皮肤、眼睛不会产生刺激,较为舒服;最重要的是在这个 PH 值范围时,既能保证消毒药的消毒效果又能使其余氯维持更长的时间。游泳池一般使用氢氧化钠提高泳池水的pH 值,每升高 1.0 度按每立方水 10 克的剂量投放。(例如:1000 立方要使 PH 提高 1 则需要加入 10 公斤的氢氧化钠)
4 泳池水质净水剂投放
游泳池要保持良好的水质最好每天定时打开循环过滤系统,将水中的悬浮物、藻类及其他杂质通过沙缸过滤去除。如这样不能达到很好的效果时,那我们就需要投入净水剂,净水剂有聚合氯化铝及酵素澄清剂两种。在加入这两种净水剂之前,最好先做一次冲击性处理。4.1 聚合氯化铝的使用方法
使用聚合氯化铝(粉剂) ,一般按每立方水 5~8 克的剂量投放(即 1000 立方投 5—8 公斤) 。投放时先按聚合氯化铝1 份兑水 3 份的比例将聚合氯化铝溶解,10 分钟左右再加水稀释,然后均匀洒入游泳池。投放后最好保持池水循环半小时,当池水中出现矾花后,静止 6~8 小时,才可进行吸尘。投药最好在晚上收场后进行。投放前必须将水的 PH 值调节到 7.5-7.8,如下雨天气最好不要下聚合氯化铝,因为下雨会导致水体无法静止及 PH 值下降,从而影响沉淀效果,导致聚合氯化铝沉不下去,影响第二天的开放。
4.2 酵素澄清剂的使用方法
酵素澄清剂的用量按每 1000 立方使用 1 瓶,使用时先兑水稀释,然后在池边缘倒入泳池里。澄清剂是一种阳离子聚合物,与无机高分子絮凝剂——聚合氯化铝不同(聚合氯化铝形成较大的矾花,沉降速度快) ,它主要通过阳离子的吸附将水中的细小杂质形成稍大的微粒,使其随着水流进入循环系统,通过沙缸过滤使水质变清。加入澄清剂后必须连续打开循环系统 8—16 个小时,澄清剂一般是在加入游泳池后第二或第三天达到最好的效果,基本能维持一周左右的时间。
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